去年歲末以來,北半球經歷了嚴冬的考驗:多國最低氣溫不斷刷新紀錄,因嚴寒死亡的人數亦不斷攀升。嚴寒的天氣,進一步讓人們對“全球變暖”的說法產生疑問。
然而從理論上講,全球變暖并不意味著氣溫總是偏高。實際上,全球變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氣溫總體呈增高趨勢,但這并不意味今年比去年高、去年比前年高,仍會有一定的波動。而且,全球變暖并非指所有的地方都同步變暖,有的地方則可能變冷。
雖然最近幾年全球變暖的速度似乎在減慢,但從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監測結果來看,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并未改變。前不久,在多哈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稱,2012年前10個月的數據顯示,當年的溫度很可能仍在高溫年份之列,在1850年有氣溫記錄以來相同時間段內名列第九。
全球變暖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氣候偏離其平均態越來越遠,氣候的波動越來越大。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高溫、低溫、暴雪、干旱、強降水等極端事件出現的頻率在增加。例如,2012年1月底到2月中旬,極寒天氣影響歐亞大陸;3月到5月美國大陸和歐洲出現多次高溫紀錄;我國云南和四川西南部在冬春兩季也經歷了嚴重的干旱。
極端天氣增多的重要原因有二:一是全球變暖后水循環的強度增加,二是大氣持水能力增加,導致地表氣溫增加,蒸發蒸騰量加大,水循環強度也增強。當溫度每升高1℃,大氣含水量可提高約7%。如果達不到飽和狀態,水汽不能以降水形式落下,就使得干燥的地方更不易下雨,從而形成干旱。如果大氣的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由于此前“吞噬”、“封存”的水汽更多,降水強度會因此加強,從而可能導致洪澇災害。
去年年末持續至今的嚴寒天氣,主要由兩方面的因素造成:一是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北極海冰融化加劇。去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下降至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最低。秋季北極海冰面積減小,有利于冬季極地冷氣團中心向南偏移,南下冷空氣活動頻繁,很容易導致歐亞地區及我國冬季出現低溫嚴寒;二是大氣環流出現明顯調整。以我國為例,去年12月以來強大的烏拉爾山阻塞高壓形成,有利于極寒冷空氣大規模持續南下,影響我國大部地區,造成我國氣溫偏低。
研究表明,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未來3至5年北極海冰范圍依然維持偏小狀態,東亞冷冬及冬季極端天氣事件仍有可能繼續頻繁出現。除了做好御寒外,我們更要提高低碳、環保、建設生態文明的意識,從點滴小事做起,保護環境,穩定氣候;與此同時,還要增強氣象災害風險意識,掌握防范措施,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