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債危機重災國傳出一些好消息:希臘開始回購債務,愛爾蘭宣布將重新在初級市場發行國債。標普近日也預言:歐元區2013年有可能擺脫債務危機。折騰了近3年的歐債問題似乎出現轉機,并迎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期。
歐元區的形勢變化主要歸于以下原因:
首先,歐洲終于下定決心開閘放水。歐洲穩定機制的正式啟動和直接貨幣交易的推出,給歐洲提供了充足的沙袋來堵住償債資金的缺口。歐元區70%的債務由自己持有,只要歐洲央行擔當起“最后貸款人”的角色,開動印鈔機,就可以消除迫在眉睫的償債難題。盡管這對德國非常不公平,且違背其一貫秉持的控制通脹的原則,但相對希臘退出、歐元區解體帶來的嚴重后果,德國沒有選擇。
其次,緊縮政策初見成效。歐洲民眾,尤其是重債國民眾雖對緊縮政策心懷不滿,但也逐漸明白,除了“勒緊腰帶過苦日子”別無他法。歐元區成員國財政赤字有所下降,降幅平均約為1%,其中希臘降幅為1.6%。盡管各國累積的國債仍在上升,但升幅已經收窄。
最后,制度性缺陷有所糾正。在危機“倒逼效應”下,歐盟不斷推出深化一體化的新措施。從新財政契約的簽訂,到就建立銀行業單一監管機制達成協議,歐洲政經一體化進程在加速前行。有分析認為,過去3年,歐盟在一體化方面取得的進展,已超出過去10年的總和。
雖然歐元區的形勢看起來有點“美”,但客觀地說,這種“美”還停留在表面,歐洲遠未度過危險期。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1月10日發出警告:盡管經濟正在逐步修復,但尚未滲透到實體經濟中,歐元區經濟尚未走出困境,金融系統的修復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近日巴塞爾協議為全球銀行業松了綁,但對于歐洲這匹“病馬”來說,松開“韁繩”,也未必意味著能快速前行。
歐債危機的病根是增長乏力、入不敷出,目前,這個病灶看起來還在擴大。近10年,歐元區經濟的平均增速只有1.6%,2012年預計增速會降到負0.4%。德國2012年的增速將從上一年的3%降至0.7%,2013年的經濟增速預計只有0.5%;法國經濟的基本面在快速惡化,2012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環比萎縮0.2%,全年預計僅增長0.1%。至于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經濟已連續四個季度負增長。
至于民眾的就業情況,就更加不樂觀了。根據歐盟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去年11月歐元區失業率已升至11.8%,創近20年來新高,年輕人的失業率則高達24.4%。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形勢的趨緩,歐洲各國抱團取暖的需求也有所削弱,而且德國今年將迎來大選,幾年來,德國一直為歐債危機埋單,怨氣不斷上升的德國民眾還能接受嗎?從這些層面來看,未來歐元區經濟的復蘇,仍將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還有一些難關要闖。因此,歐洲要徹底走出危機,走向繁榮,前路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