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5日晚,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宣布,取消現任教育部部長安妮特·沙范的博士學位,理由是她在論文中“系統地、故意地抄襲了他人的思想”。消息公布后,正在南非訪問的沙范立即表示:“我不接受杜塞爾多夫大學的決定,將對此提出起訴。”對于是否會辭職的問題,她沒有發表意見。
這是繼前任國防部長古滕貝格之后,德國又一位被取消博士學位的政府部長。2011年,時任國防部長古滕貝格的法學博士論文被指抄襲,隨后,他本人在壓力下辭去國防部長職務。與沙范相同的是,古滕貝格也在一開始對論文抄襲表示否認。
2012年5月,一個匿名博客作者指責沙范1980年撰寫的博士論文《個人與良知——當今良知教育的前提、必要性和需求》中,大量直接使用別人論文中的內容卻沒有注明出處。沙范對此予以否認的同時要求杜塞爾多夫大學成立調查小組對其論文進行重新評估。
近年來,德國政治家論文抄襲丑聞不斷。目前已有3名基民盟/基社盟政治家和4名自民黨政治家被取消博士學位。不過,此次主管教育和科研的部長論文竟然也涉嫌抄襲,這讓德國人難以接受。反對黨要求沙范辭職的呼聲強烈。德國綠黨秘書長施特菲·萊姆克說:“我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帶有這個污點的部長怎么還能在德國主管教育?”社民黨秘書長安德烈婭·納勒斯說,沙范已經不再被信任,她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左翼黨教育政策發言人佩特拉·希特對《南德意志報》表示,負責教育與科研的部長首先應該扮演模范角色。在古滕貝格論文抄襲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沙范曾經公開表示,對古滕貝格的做法感到“十分羞愧”。有德國網友稱:“現在沙范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了。”
德國人向來重視誠信與名譽,博士頭銜代表著一個人的知識與學術水平,甚至是其社會地位的象征。一旦獲得博士學位,博士頭銜將與一個人的姓名聯在一起,成為伴隨其一生的榮譽。但是接連發生的高官博士論文抄襲事件,不禁讓人對德國大學一貫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和政治家的誠信產生質疑。目前,已經有德國網友自發建立起一些專門針對學術抄襲的網站,組成了一支網絡反抄襲部隊。目前來看,為努力捍衛學術的嚴肅性,德國大學在發現問題后均采取了嚴肅處理的態度。
現年57歲的沙范任教育部長已有8年,被視為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親信。取消博士學位的決定公布后,默克爾并沒有就此表態。此間媒體分析認為,沙范雖然有權對杜塞爾多夫大學提出起訴,但德國大學的科研是獨立的,法庭很難裁定一個專業科研機構的決定是否違法。提出起訴可能為沙范贏得一些時間,但訴訟的過程曠日持久,這對處于德國大選年的執政黨來說,可能會成為一個負擔。
(本報柏林2月6日電)
>> 點 評 <<
李昌珂(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教授):沙范事件曝光后,不論德國反對黨還是執政黨內部,都已經有人要求其辭職,認為她作為一個政治家已經喪失了可信性,尤其作為主管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這樣的行為更是不可接受。
沙范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黨內密友,也是默克爾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人物之一。她被取消博士學位,特別又是在大選之年,一定會給默克爾政府和默克爾本人造成負面影響。
但也應該看到,沙范事件應該不會掀起更大的政治波瀾,這畢竟是她30多年前的個人行為,而且對于博士學位的認定、授予和取消,是大學的職責和權限。
對于沙范事件,我們應該更多的看到社會和輿論監督的積極作用,以及大學等相關機構和機制的責任。身為教育部長的沙范,要為當年的抄襲行為負責,取消她博士學位的決定是對學術尊嚴的捍衛和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