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在運營商業務方面,華為未來的主要增長市場是發達國家和地區,但不包括美國。此舉引發各界對“華為放棄美國市場”的猜測。眾所周知,華為被美國市場拒之門外已有12年,究其原因,完全是美國推行“規則保護主義”的結果。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最早鼓吹全球化、自由化,并借以大舉進入發展中國家市場,賺得盆滿缽滿,成為最大受益者。但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保護主義思潮卻大行其道。他們打著公共利益的旗號,堅持國內規則基準,以國家安全、公眾健康和環境保護等為由,堅持貿易保護主義,為本國企業爭取不正當競爭優勢。這不但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對他國企業造成傷害,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西方國家搞“規則保護主義”可謂狠招連連、不擇手段。他們利用規則歧視打壓新興市場國家,通過收緊經貿政策,采取修改“關稅法案”,征收“雙反”(反傾銷、反補貼)重稅,訴諸多邊爭端機制等舉措,并頻頻揮舞政治大棒,肆無忌憚地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限制其他國家進入本國市場。
他們推行“規則保護主義”,往往產生傳導和連動效應,形成聯手對新興國家態勢,嚴重損害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世界銀行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遵守標準的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增加公司生產成本0.06至0.13個百分點,廣大發展中國家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2010年至2012年,美國分別向WTO提交了520項影響貿易的技術壁壘和432項動植物檢疫措施通知,而同期WTO只有3起針對美國技術壁壘的訴訟。在世界各國中,中國企業受到打壓多,面臨壓力大,“躺著都會中槍”。
規則保護是把雙刃劍,在擴大邊際利益的同時,也會給西方帶來不利影響。首先,推行規則必須承擔巨大保護成本。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評估,僅實施“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2011年至2015年政府就將花費14億美元,私營部門付出的代價更大。這些成本以及由此帶來的商品價格抬升等費用,大都由本國消費者買單。其次,在經濟活動中,“規則保護主義”實際上是在保護落后,不利于西方國家保持經濟競爭力。第三,西方國家推行“規則保護主義”,可能同受影響國家形成爭端,導致雙方相互報復,或訴諸區域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一旦敗訴,當事國不得不自行承擔相應損失。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正加速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西方國家推行“規則保護主義”,完全是逆歷史潮流而動,有百害而無一利。在當前世界經濟仍持續低迷、復蘇乏力的情況下,西方應摒棄“規則保護主義”等狹隘思維和做法,以合作的精神、開放的心態,同世界其他國家一道,攜手應對各種挑戰,在合作中實現共贏,在互助中尋求發展,共同建設繁榮和諧的新世界。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國際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