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一旦與實體經濟分割,游離于實體經濟之外,不僅配置資源和風險管理的作用被束之高閣,甚至可能對實體經濟產生危害。相反,金融業和實體經濟有效結合,經濟發展才能保持平衡穩健。
德國的斯圖加特地區,集中了德國制造業的主要企業,是德國出口基地,更是德國金融業最活躍、最集中的地區。德國的銀行為出口企業提供多種短、中、長期出口信貸。企業始終處于“兜里有錢、遇事不慌”的良好生長環境。銀行和實體經濟緊緊捆綁,共擔風險,共同發展。
瑞士的金融業視實體企業為衣食父母,對中小企業的呵護無微不至。瑞士有數十萬家庭企業,在國家出口貿易總額中占比近一半。瑞士金融業對企業提供貼身服務,盡力解決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和風險等問題,不把企業當成銀行的搖錢樹,也不把自身看作單純的“借錢生錢”機構。銀行和企業是借貸關系,更是合作伙伴。這是瑞士能成為金融大國的緣由之一。
而在美國,過去的經濟快速發展得益于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巨大推動。而此次金融危機爆發,卻源于金融業“脫逸”于實體經濟,人們忽視了其“空轉”和“自轉”產生的負能量。到頭來,融資能力堪稱世界之最的華爾街,讓世界投資者吃了大虧。
當下,現代金融業不再是實業的簡單附屬,而具有強烈的“實體”稟賦。以往,由于不生產具體的實物,人們一般不把金融產品當成“物質”,金融業被當成“虛擬”產業。這樣的理解是不對的。金融業中有一些服務直接作用于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進行融資。在融資過程中,金融部門能夠把其他實體的儲蓄動員起來,直接支持了實體經濟主體的各種經營活動,如提供流動資金、支持研發和投資等,應該說這屬于實體經濟的范疇。現在,金融的作用和正能量被互聯網無限放大,其獨特影響力超越了傳統的金融界限,成為實體經濟創造財富的引擎。
百業興,則金融興;百業穩,則金融穩。不清醒認識當代金融業的“實體性”,就無法解釋現代經濟和金融領域的諸多問題,也不能實現經濟的安全轉型和發展。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前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0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