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列火車高速通過印度比哈爾邦的車站時,撞上一群跨越軌道的朝圣者。事故造成37人遇難,隨后引發大規模騷亂。
在印度,火車事故并不罕見,人口密集的比哈爾邦更是如此。據統計,印度每年有近1.5萬人死于鐵路安全事故。印度的鐵路系統源自英國殖民時期,是曾經長期稱雄亞洲工業化的標志性成就。德干高原上綿延數萬公里的“兩條線”,曾令印度國民備感自豪,卻在今天變成了每年吞噬上萬條生命的“怪蛇”。從落后到先進,往往需要幾代人艱苦努力,而從先進滑向落后,卻是一個加速的過程。
人們質疑印度現代化水平時常引用印度鐵路系統的案例,認為它已經嚴重落后、技術老化。事實果真如此嗎?
事故原因有三個方面不可忽略:行人抄近路的心理;車站對行人違反規定穿越鐵路熟視無睹;列車進站速度過快。其中,技術原因可以說微乎其微,管理不到位的鐵路部門和不守規則的行人要承擔主要責任。假如車站工作人員更加負責,對橫穿鐵路的行人進行勸阻,或在設計站臺時為乘客安排穿行便利通道,也許事故都可以避免。管理水平畢竟是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表現。
不過,僅僅責怪印度鐵路管理不善,就像不問原因把每次事故都歸結為技術落后一樣,并無實際意義。一個社會或國家真正的落后并不僅僅在于技術和管理,更在于社會成員,至少是相當一部分成員缺乏現代工業原則所必需的社會生活常識,比如不要隨意橫穿鐵路、馬路等。某種程度上,不少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共性問題是,它們一只腳已邁入現代化、工業化,另一只腳還停留在自然經濟和鄉土社會中,導致了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故不斷發生。
印度擁有號稱“大洋黑洞”的“基洛”級潛艇,卻難以保證為潛艇維護與保養配備足夠的技術人員;印度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軟件產業,同時也有非常不穩定的互聯網服務。在社會生活中,后現代的概念、現代的技術和前現代的社會生態彼此沖突與碰撞,組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印度”。比哈爾邦的鐵路事故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印度社會向現代化跌跌撞撞邁進的又一個注腳。
這種現象當然不為印度獨有。實際上,大部分正在邁向現代化的國家,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種形式、程度不同的割裂。任何國家只要具備一定的幅員和人口,就很難使全社會同步進入現代化,而不同步便會引發分歧與沖突。一個無法容忍分歧、強行要求某方進行調整的社會,在邁入現代化大門之前就會倒在從自我否定到自我排斥、再到自我消耗的過程中。相應的,一個一味遷就而不是幫助弱勢群體的社會,也會沉迷在所謂的公平幻想中,被現代化進程越甩越遠。現代化需要等待人們的靈魂嗎?或許吧。但無論如何,現代化不會允許人們的常識原地踏步。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26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