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歐洲央行在德國法蘭克福宣布,將歐元區主導利率下調至歷史最低點0.25%,用以應對通貨緊縮的挑戰。
據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歐元區10月通脹率僅為0.7%,為2009年11月以來最低點。如果通脹率下降的趨勢持續下去,歐洲可能步日本后塵,面臨通貨緊縮、經濟長期萎靡的困境。
歐元區通脹率走低與外部環境特別是10月能源價格下降有一定關系,但主要原因還在于,歐元區特別是重債國持續大力推進財政緊縮政策嚴重擠壓了社會消費能力和意愿。自債務危機發生以來,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南歐國家已實施多輪緊縮政策,政府公共支出大幅下降,企業和居民稅負大幅提高,工資、養老金及各種福利持續削減,民眾經濟不安全感增強,既無意愿也無能力消費。企業為維持生計,只能以極低價格出售產品。
歐元區物價持續走低將給歐元區經濟帶來嚴重負面影響。一方面,歐元區國家政府和民間負債率普遍較高,如通脹率走低,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家庭的減債將變得更為困難。另一方面,由于預期價格繼續下降,消費者變得更不愿消費,企業利潤因此將受到進一步擠壓。銀行在貸款方面更為保守的措施,也削弱了企業的投資意愿和能力,進而惡化歐元區本已非常嚴峻的就業形勢。
近幾個月來,歐洲經濟出現一些向好趨勢。例如,重債國西班牙連續衰退9個季度后,在今年第三季度終于實現增長,但歐元區的形勢不容過分樂觀,除上述因素外,還表現在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歐元區9月的失業率與8月持平,高達12.2%,其中年輕人失業率再創新高,由同期的24.0%升至24.1%。在希臘和西班牙,年輕人失業率分別高達57.3%和56.5%。鑒于此,歐洲不僅可能面臨“失去的10年”,更可能面臨“失去一代人”的風險。
與低通脹相關的是,歐元近期趨于堅挺。自9月初以來,歐元對美元已升值4%。意大利財長薩科曼尼近日公開抱怨,歐元已成為全球“最貴”的貨幣。歐元升值造成出口商品價格上漲,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競爭力,也不利于歐洲經濟復蘇。
通脹走低、匯率走高,主要是歐元區為應對債務危機實施緊縮財政和相對保守的貨幣政策所致。從目前情況看,歐元區不可能從根本上逆轉當前的財政貨幣政策。這一方面是因為南歐國家無力實施寬松的財政政策,而有一定財政能力的德國等北方國家則根本無意愿大幅擴大公共支出,令歐洲央行左右為難;另一方面,歐元區10月的通脹率并不均衡,西班牙的通脹率已低至0.1%,德國的通脹率為相對健康的1.3%,奧地利和荷蘭則接近2%,完全符合歐洲央行的通脹控制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更為擔心的是通貨膨脹而不是通貨緊縮。由于歐元區各國的利益訴求和需求各不相同,歐洲央行并不大可能采取類似日本央行實施的超級寬松的激進措施。歐元區脆弱的復蘇態勢能否承受需求疲軟和貨幣升值的沖擊,考驗歐洲人的耐心和政治智慧。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08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