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駐英國、德國、俄羅斯、南非、日本等近三十個國家的使節紛紛在主流媒體撰文或接受采訪,抨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無視歷史的行徑,在國際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和共鳴。
1月8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首先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題為《日本軍國主義就是伏地魔》的署名文章,把日本軍國主義比喻為小說《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鮮明地表達了中國立場引起熱烈反響。
為什么說 “日本軍國主義就是伏地魔” ?最有說服力的事例莫過于從日本軍國主義在“南京大屠殺”中犯下的慘絕人寰罪行。
據當年在南京的外國觀察家記述,在整個“南京大屠殺”期間,日本軍完全處于無政府狀態,誠如一位墨西哥作家指出:“日本人是魔鬼的魔鬼”;甚至還有外國人指責說:“他們的野蠻程度遠遠超過野獸”。據研究南京大屠殺的權威學者洞富雄教授認為,南京大屠殺中“最重要的是日本錯誤的軍國主義教育和軍隊教育”。特別是日本軍官鼓吹對中國及其民眾的根深蒂固的蔑視,鼓吹無視對方民族感情的同仇敵愾之心,使日本士兵的心情受到了恐怖的影響。
誠如占領日本的盟軍總司令部指出:“日本人強加于人道的令人可怕的罪過,是日本五十年來宣揚‘皇道’和‘大和魂’之必然而不可避免的結果。”這里所說的“皇道”,就是日本軍國主義標榜的以“天皇萬世一系”為中心的神國思想;所謂“大和魂”,也即是武士道精神。
由于受“皇道”精神的蠱惑和煽動,日本士兵在戰斗中毫無畏懼,肆意對外進行殘酷的殺戮。誠如日本文學家竹內實指出:“在實際侵略中國的過程中,天皇的存在使平凡、膽怯的日本有了勇氣和信念,有可能說服自己去進行侵略和殺戮,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可見以天皇萬世一系為核心的神國思想對日本軍人的影響之深。
日本人為實踐“皇道”的具體表現,便是“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本是日本封建時代,世襲武士侍奉主人所謂“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的生活規范,最初只限于忠主保家,后演變為忠君愛國。明治維新后,日本采用征兵制,開始實施對外擴張侵略政策,到了二次大戰期間,“武士道精神”更是惡性膨脹。日本軍閥窮兵黷武,以天皇為號召,欺騙人民,以“人口過剩”為口實,以大和民族當君臨天下萬國為思想武裝,假藉武士道的忠君愛國,尚武輕生精神,煽動人民向海外“發展”。于是瘋狂擴張,到處侵略,以期實現其“大東亞共榮圈”夢想。
日本軍閥還到東京的靖國神社去參拜,藉以宣揚“武士道”的黷武思想,推行愚民政策。靖國神社實際上是日本武士道和軍國主義的精神大本營,是日本法西斯的精神象征。戰后,靖國神社恢復了一年一次的“招魂祭”,追悼陣亡將士,實際上是在發揚“武士道精神”,復活日本軍國主義。
綜上不難看出,日本人鼓吹的所謂“皇道”、“大和魂”,實際上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神國思想,二是武士道精神。神國思想與武士道精神相結合,便是“大和精神”,它是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的思想核心。伊勢神宮是神國思想的寄托場所,靖國神社則是武士道的精神大本營,是日本軍國主義幽靈的寄存場所。只要這些場所還存在一日,日本軍國主義的幽靈就有可能復蘇,戰爭的危險便有可能重演。
對此,我們絕不可掉以輕心,應堅持強硬的立場,遏阻日本復活軍國主義和實行對外擴張。還要從文化上開啟日本人的反省意識,徹底破除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思想傳統,讓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慘劇不會再在人類歷史上重演。(作者系香港亞太中心主任 鄭海麟)
- 日公明黨黨首用中國典故警告安倍 暗指靖國神社問題
- 到底誰是“伏地魔”? 日駐英大使無賴反嗆
- 安倍參拜伊勢神宮 曾被批走“戰前回歸”路線
- 解讀:日媒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迎合國內保守勢力
- 組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日參拜靖國神社
- 中國駐多國大使在權威外媒刊文批安倍"拜鬼"
-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安倍晉三究竟意欲何為?
- 外交部發言人:對日本內閣總務大臣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強烈抗議
- 外交部談中日關系未來:對任何挑釁行為必將予以堅決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