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年12月中國正式頒布“八項規定、六條禁令”為標志,從中共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對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出戰略部署,到中共中央政治局針對黨員隊伍建設進行專題研究,從拍蒼蠅,到打老虎,一系列直指沉疴頑疾的措施密集出臺,中國的反腐力度與決心正在震驚全世界。而由此引起的蝴蝶效應,也是影響巨大,法國葡萄酒品在中國的銷售也急劇下降,法國應如何應對中國的反腐倡廉對市場的影響,應該值得深思。
法國外交與國際發展部負責外貿、旅游和海外法國人事務國務秘書福樂爾·佩勒林(Fleur Pellerin)佩勒林曾坦言,中國政府做出的有關反腐倡廉、反對奢侈消費的決定確實對法國葡萄酒、奢侈品的對華銷售“造成了一定影響”。但佩勒林表示:“這是中國自己的決定。對于這些法國企業來說,開拓新的客戶群,尤其是中國的大眾消費者,以尋找新的增長點,將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挑戰,我們也很愿意應對這些挑戰。”
所以說,中國的反腐倡廉對于法國來說,是一個挑戰與機遇共存的突破點。而挑戰更能讓法國商品的質量和口碑在中國經過市場的洗禮完成華麗的蝶變,將挑戰變成機遇。
中國的反腐倡廉對法國影響最大的便是一系列奢侈高檔用品,尤其是法國的葡萄酒。根據法國葡萄酒和烈酒聯合會今年2月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13年,法國葡萄酒和烈酒在中國的銷量均下降。中國原是法國烈酒第三大出口國,但在2013年突然跌落至第五位。法國各類酒在中國的銷量2013年下降18%。其實法國的葡萄酒和烈酒在中國的受冷,并不是一個意外。同樣,中國的高檔用酒,也在這一輪反腐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茅臺酒曾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而現如今它的地位遠不如前。2012年,中國政府購買占據茅臺酒全年銷售額的近40%。面對著中國政府方面利潤減少的壓力,很多產業專家預測,茅臺酒可能不得不面向更大眾的市場,以迎合中國的年輕消費者。茅臺集團也已經在朝這個方向做出了努力,比如說降低酒的價格,以及生產出更為平易近人的酒。
故而,法國商品要想不失去中國這個巨大的商場,就應該改變以往的經營謀略,應化陽春白雪為下里巴人,化高不可攀為平易近人,化精英銷售為百姓銷售。
一是要迎合市場的需求,選準定位。以往法國葡萄酒在中國人的眼里是高檔用酒的象征,一度被一些政府官員倍受青睞,而通過政府官員們的大額消費,法國葡萄酒的價格一直水漲船高,早已突破了其本來的商品價值含量。而如今中國的反腐令的出臺,尤其是各地相繼規定了用酒的標準,將法國葡萄酒的地位與中國茅臺、五糧液等高檔用酒拉下了價格的神壇。法國應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將以往銷售目標轉向中國普通老百姓這一消費群體,讓法國味飛入尋常百姓家。
二是提升質量,打好品牌戰。隨著中國反腐力度的加大,中國本土的高檔酒也將隨之紛紛降價,這對于中國普通消費群體來說不諦于是福音,他們可以用更低的價錢享受以往不敢消費的商品。當然降價之后的中國酒業市場,其競爭壓力也將會更大,最終會形成茅臺與天之藍齊飛,五糧液與二鍋頭共長天一色的局面,而中國酒業市場也會呈現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那些價高質廉的酒會沒有市場,那些價低質更低的酒更會飛灰煙滅。如果法國葡萄酒能抓住這次中國反腐倡廉的機遇,在價格下調之時,同時更加注重質量因素,那么,法國的葡萄酒將會占據中國市場的很大份額。
從中國政治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的反腐動作將會越來越大,法國不能坐以待斃而喪失中國巨大的市場利潤,畢竟中國的反腐不是一時之舉,而是長期的措施,會常抓、長抓、深抓、細抓,只有乘此東風,法國改變觀念,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當然,歸根到底,中國反腐力度的加大,一方面加大了法國葡萄酒業在中國銷售的改革,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法國葡萄酒的生命力,但最終的受眾,還是中法兩國普通老百姓。中國老百姓們可以品嘗到更多物美價廉的法國葡萄酒,而法國也可以加大葡萄酒業的生產,讓法國本地老百姓有更多的工作和就業機會,這是一個互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