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什么?
從法國歸來,我的親朋好友圍坐一塊兒,你一言我一語,問得我心旌蕩漾,思緒萬千。其中,一位同學的發(fā)問令我沉思良久——你心目中的法國是什么?
法國是藍白紅的三色豎條旗,法國是1792年在萊茵河畔波瀾壯闊的《馬賽曲》,法國是“自由、平等、博愛”的民族格言,法國是定格在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獄的國慶節(jié)!
法國是西歐最大的六邊形,法國是5700萬人口在55098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排列與組合,法國是擁有4810米歐洲最高峰勃郎峰的傲然挺立與冰潔玉骨的榮耀!
法國是一位頭戴弗里吉亞帽子的綽約美女,法國是象征著勇敢與威猛的額冠公雞,法國是用不同顏色勾勒出的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印象派作品,法國是奔馳在世界經(jīng)濟戰(zhàn)場上的第四名勇士!
法國是歐洲心臟的跳動。這個久負盛名的浪漫之城,這個藝術(shù)瑰寶的殿堂,這個悅目爽心的氛圍,過多地攫取了我在法國一半的時光,她使我流連忘返,心馳神往。不說她的散步者之城,不說她的皇宮大道,也不說她的盧森堡公園,我的回憶之錨在時光隧道中感受《巴黎圣母院》帶給世界的驚嘆。巴黎圣母院是歐洲最古老的哥特式建筑,高聳的主塔用82米的仰望把12世紀中期開始破土動工的鏗鏘聲一直延續(xù)到19世紀末葉,橫亙800年腳步啊!圣母院正面的教堂廣場前,圣母門、審判門和圣安娜門一字排開,每個門上的精雕細刻都講述著圣經(jīng)的祈禱,講述著1430年法蘭西民族被英國亨利六世加冕后的奇恥大辱,講述著1804年拿破侖乘著鍍金的皇家馬車在漫天風雪中登上雄偉的正殿戴上皇冠后的民族自豪感。我無暇顧及熙來攘往的金發(fā)碧眼和翩然起舞的吉普賽女郎以及揚鞭策馬的太陽神,我的心在維克多·雨果介紹給我的加西莫多手中的那口博頓大鐘上觸摸:這座重16噸的巨鐘至今仍然在游人的心靈里訇然鳴響,那聲音與周圍的宗教音樂有機地互溶著,雄壯而激越,悲愴而響亮,浪漫而現(xiàn)實,如同一圈圈的漣漪,跨越時空,與北京天壇的鐘聲遙相呼應。
我在埃菲爾鐵塔前留影。翻譯告訴我,鐵塔建于1889年,當時的法國總理提出,為紀念法國大革命的勝利,“要做一件極不尋常的事情”,這就是埃菲爾鐵塔的巍峨聳立。當時法國300多位高端人物,包括小仲馬、莫伯桑等都極力反對這個320米的舉動。但是這些呼聲卻都消失在古斯塔夫·埃菲爾那句著名的信念里:“世界上只有法國的旗幟才能飄揚在300多米的高空中。”此后不久,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法國人利用鐵塔的優(yōu)勢,在塔頂裝上探照燈和大炮,為保衛(wèi)首都屢建奇功,因而被人們譽為“巴黎的眼睛”。于是,一些大持異議的人手握煙斗陷入了沉思,之后悄悄地在塔底的罅隙中為埃菲爾修造了一座微型的銅像。今天,法國又把無線電傳播的職能交給了鐵塔,它愈加受到人的愛戴與敬仰。我凝視著偉大的埃菲爾,心想,耗資700多萬金法郎的鐵塔當時面臨的處境是多么難堪,而建筑過程中遇到的風風雨雨會多少次幾近吹跨那顆年輕的心靈!然而今天,我卻看到了川流不息的人們把贊嘆的目光留給了頂天立地的他!在這座與我國古代傳說中的“托塔天王”十分相似的佳構(gòu)前,我的崇敬之情變成了一張微笑的照片。
到法國,不能不去中國城。那是歐美華僑聚集的地方,那里有20萬黃皮膚、黑眼睛、黑頭發(fā)人的中國心。在異國他鄉(xiāng),不習慣那些花花綠綠的外文字母,但每當看到超市、飯店上的中國字招牌,高興得就象見到了親人,心里想那里邊肯定有中國話在舌底下泛濫。啊,中國的工藝品散發(fā)著五千年的文明氣息,中國的獅子威風凜凜,讓人聯(lián)想到中華民族的氣節(jié),而北京烤鴨、中秋月餅、精美竹筷在向顧客展現(xiàn)著地方特產(chǎn)的沉香……稟承炎黃子孫5000年博大精深文化和聰明才智的中國人,在用自己的民族力量向人類宣布: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中華民族的精神在傳揚!
……
哦,法國是愛神維納斯的青春動感和蒙娜麗莎的豐潤典雅;法國是時裝王國的皮爾·卡丹和液體鉆石的香奈爾香水;法國是戛納電影節(jié)上的金棕櫚;
法國是被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和地中海和萊茵河共同滋養(yǎng)出的花之國都;
不!法國是一扇已經(jīng)開啟的大門,她用醇美的奶酪和葡萄酒友好而親切、高效而廉潔、自由而平和地接納著來自全世界的腳步與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