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A级毛片免费观看完整,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人民網
人民網>>國際

中國—聯合國:共寫和平發展華章(權威論壇)

2015年09月21日04: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14年12月8日早上,中國第十三批赴南蘇丹維和部隊隆重舉行升旗儀式。
  資料圖片

  作為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始終積極倡導、支持并踐行多邊主義,堅定維護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世界和平發展體現責任與擔當

  

  維護和平 三萬“藍盔”顯擔當

  劉釗

  在戰火紛飛的馬里,執行雨季修橋保通、全力救治難民;在黎巴嫩和以色列邊境,排雷數以萬計;在疾病肆虐的利比里亞,進行埃博拉疫情防治培訓……他們,就是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中國維和官兵。“中國藍盔”在國際舞臺上,充分展現著中國風采,為世界值守和平。

  他們堅定維護聯合國在處理國際事務特別是維和事務中的主導地位。中國不僅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而且派出的維和部隊比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的總和還多。自1990年開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中國軍隊先后參加了24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派出維和部隊、軍事觀察員、參謀軍官共3.1萬多人次,此外,中國還派出維和警察參與平暴、營救人質等工作,派出文職人員監督大選和行政管理事務。目前,中國仍有3037名軍警人員在聯合國10個任務區執行維和任務,其中維和部隊2787人、軍事觀察員和參謀軍官89人、警察161人。

  中國繳納的維和攤款及所占份額逐年遞增。在聯合國面臨財政危機時,中國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在維和行動攤款中的份額,加大了對聯合國維和行動的財政支持,成為聯合國繳納維和攤款最多的發展中國家,2014年繳納約5.15億美元,占攤款總額的6.64%,在聯合國維和行動出資國中居第六位。

  中國政府完善國際維和機制,加強聯合國在國際維和行動中的主導作用,維護安理會的權威,強調安理會應具備應對沖突的快速反應能力,制定從預防沖突到恢復和平、從維持和平到沖突后建設和平的全面戰略。

  他們促進了維和任務區的和平與穩定。自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中國維和部隊累計新建、修復道路1.1萬余公里和300多座橋梁;發現、排除地雷及各類未爆炸物9400余枚;運送物資110萬噸,運輸總里程1200萬公里;接診病人近15萬人次,為維和任務區帶來和平與穩定的同時,更帶來了人道主義援助。

  例如,在利比里亞任務區,中國維和部隊不僅是嚴守紀律的模范,更是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楷模。官兵自覺發揚我軍優良傳統,積極幫助當地群眾修理農機具、講解使用方法、教授水稻種植技術,還無償為學校修繕校舍、捐贈學習用品,他們的善舉在當地贏得廣泛贊賞。

  利比里亞總統埃倫·約翰遜—瑟利夫稱贊道:“中國維和部隊為利比里亞帶來和平與安全,尤其是在重要時期和困難時期,表現出了高尚的國際主義精神和人道主義精神。”

  他們增進了各國之間的交流,搭建了國際文化交流的橋梁。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人員來自世界各國,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他們組成了一個國際大家庭。中國維和官兵在執行維和任務過程中,積極扮演著軍事外交和跨國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通過與各國維和人員以及任務區民眾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努力消除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與隔閡,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包容。

  筆者在蘇丹達爾富爾維和期間看到,我維和官兵組織了各類慶典活動和文藝晚會,開展了體育比賽,還贈送紀念品,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日利亞、埃及、坦桑尼亞等國官兵進行文化交流,充分展示了我國軍人良好形象,增進了彼此友誼。2015年4月,中國首個維和步兵營的派出,體現了我軍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的堅定信念,也向外國軍隊以及全世界展現了中國軍隊提高軍事透明度以及中國希望和平崛起的積極姿態。

  未來,中國將繼續積極主動地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以“愛和平、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和“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定位更多出現在聯合國維和舞臺上,為防止和解決地區武裝沖突,維護國際和平、安全、穩定與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作者為國防部維和中心專家)

  

  發展理念 豐富發展學內涵

  王義桅

  習近平主席即將赴紐約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習主席此次聯合國之行,將以和平與發展為主線。中國的發展理念對聯合國及世界的作用,令世界矚目。

  中國的發展,不僅開創了發展中國家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奇跡,也創造了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高達一半、平均近三成的奇跡,使得中國發展呈現出“源于中國而屬于世界”的境界,極大豐富了人類發展學的內涵,體現在:

  ——為何發展:發展是硬道理。中國的發展是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下進行的,發展的目的也是為了和平。中國發展的奇跡,也是和平發展的奇跡。盡管中國經濟總量迄今未及歷史上的世界地位,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任何歷史時期。中國還賦予文明永續發展的理念,強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倡導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如何發展:中國致力于科學發展、合作發展,通過改革開放和國際合作實現發展。中國強調基礎設施與教育先行。“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再窮不能窮教育,不把貧困傳給下一代”,這些理念也得到發展中國家的日益重視。可喜的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到2020年將實現全球覆蓋,這將更有利于發展中國家進行遠程教育,幫助其掃除文盲,脫貧致富。

  ——靠什么發展:中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也認為各國有權選擇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強調互利共贏,通過戰略對接、國際產能合作、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等實現各國共同發展。從雙邊共贏到人類共贏,中國不斷深化共同發展理念。

  ——為誰發展: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展成果更好地由人民共享,更廣泛惠及廣大人民。因此中國各級政府將民生工程作為發展要務,切實解決民眾關切,重視消除地區發展差距,踐行包容性發展理念。中國成功實現快速而且不可逆的大規模脫貧。在民眾對宜居環境的要求日益提升的今天,中國強調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強調“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而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也強調要建設綠色絲綢之路、人文絲綢之路。

  今年7月1日,位于巴黎的經合組織發展中心邀請中國加入,是世界渴望分享中國發展理念的鮮明體現。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人類最大創新,中國的發展為解決世界性難題提供啟示。

  今天,發展成為“中國對人類作出較大貢獻”的鮮明特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發展的最大貢獻者:中國發展了,也將激勵并推動其他發展中國家脫貧致富,幫助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世界的協調發展、整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

  

  南南合作 站上歷史新起點

  劉貴今

  中國長期以來在多邊和雙邊領域,大力倡導和積極參加南南合作,被譽為“南南合作的典范”。60多年來,南南合作范圍越來越廣,規模日益擴大,程度逐步加深,成果更加顯著,開創了一種不同以往的嶄新模式,成為國際合作的一面輝煌旗幟,并深刻影響著世界力量的對比和國際秩序的塑造。中國推動和實踐南南合作,至少有三大突出特點。

  一是平等互利。自1955年萬隆亞非會議起,中方就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并推動將其寫入萬隆會議十項原則。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總理訪問亞非歐14國時,又提出中國同非洲國家和阿拉伯國家相互關系的五項原則,以及中國對外援助八項原則。

  中國一貫恪守上述原則,追求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國主權,不干涉其內政,援助不附加任何條件,不尋求任何特權,誠心誠意幫助受援國自主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在自身十分困難的條件下,為了支持非洲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打破種族主義的封鎖,勒緊“褲腰帶”援建了坦贊鐵路,65名中華優秀兒女,為建設這條“自由之路”和“友誼之路”,獻出了寶貴生命。

  二是合作共贏。中國在向亞非拉國家提供援助和貸款時,從不像某些富國那樣,視自己為施舍者,而總是把自己當成合作伙伴。中國從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不預設政治門檻,而是尊重對方的意愿和訴求,在項目的選擇和設計中,努力滿足受援國要求,不厭其煩地反復修改項目方案,直至對方滿意。

  上世紀90年代,蘇丹面臨跨國石油公司制裁,中石油通過正常招標,為蘇丹建成了包括勘探開采、管道運輸、煉油、儲藏等在內的一整套現代石油工業,使蘇丹從石油進口國變為出口國,一改過去西方公司低價開采原油、高價出口成品油的做法,開創了與蘇丹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三是不斷創新。中國在南南合作中,堅持與時俱進、包容發展,不斷創新合作模式,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有學者形象地把其演變過程比喻成從上世紀的獨輪車,到自行車,再到本世紀初的小汽車和今日的高鐵時代,南南合作駛入了快車道。

  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論壇應運而生。迄今已開過五屆部長級會議和一次峰會。中阿合作論壇和中國—拉共體論壇也以務實、高效和共有、共享而引人矚目。打造中非全面合作升級版的“六大工程”、中非“三網一化”合作、構建中國與拉美“1+3+6”合作新框架,也是新形勢下南南合作的創新之舉。

  僅以巴西為例,中國已連續5年是其最大貿易伙伴,雙方合作已從過去的傳統領域,發展到資源衛星、支線飛機、深海石油勘探和生物技術等高科技領域。像巴西這樣的國家,還有長長的一串。這預示著南南合作已站上了歷史的新起點,具有無窮魅力和無限發展空間。

  (作者為中國亞非學會會長)

  

  婦女事業 走在全世界前列

  拉克希米·普里

  今年3月,聯合國婦女署發布對北京世界婦女大會的評估報告顯示,過去20年里,婦女權益取得了顯著進步。在企業、政府和全球組織中擔任領軍人物的婦女人數在增多。例如,從事有薪酬工作的女性占比從40%上升到48%;被高校錄取的女生占比從15%升至25%。

  過去20年里,中國的婦女事業走在國際前列,在實現性別平等和婦女權益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教育領域,中國已基本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普及了初等教育。小學階段教育消除兩性差距,高等教育入學率也接近兩性平等。中國婦女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經濟領域,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與民間組織合作在200多個城市開展“春風行動”,為進城農村女工、失業婦女及女大學生等提供就業機會。僅在2009年,就有180萬名婦女接受就業培訓。中國女性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顯著提升,2013年中國就業人口總數達7.7億,其中女性占45%,而且越來越多的女性就職于技術、知識密集型行業。

  健康領域,在改善孕產婦保健、降低兒童死亡率方面,中國已基本實現千年發展目標。15年來,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低了2/3,孕產婦死亡率下降了3/4,到2015年,基本實現人人享有生殖健康服務。

  政治領域,中國已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保護婦女權益、消除性別歧視的法律體系,極大提高了婦女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女性代表人數占代表總人數的23.4%,比上一屆增加了2.07個百分點;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婦女委員占17.8%,比上一屆增加0.1個百分點。

  在遏制家庭暴力方面,中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已進入立法程序。今年8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初次審議了《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鼓舞和期待的舉措。

  然而,中國在婦女權益保護方面依然面臨著困難和挑戰。例如,近年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呈下降趨勢,但仍偏離正常值9個點,為116;女性平均工資與男性相比尚有較大差距;女公務員比例將近1/4,但部委負責人中女性只有8%。而且,女官員多集中在健康和教育等被認為“適合”女性的崗位。就業中的性別歧視、流動婦女權益保護、拐賣婦女和家庭暴力等挑戰也應該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和著力解決。

  今年9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將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要實現議程中涵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就必須優先考慮男女平等和婦女權益。只有釋放占世界人口50%的“她”的力量,才能保障所有人的未來。

  (作者為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兼聯合國婦女署副執行主任,本報駐聯合國記者李曉宏采訪整理)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21日 21 版)

(責編:袁勃、常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