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經濟一體化應對挑戰:縮小發展差距尚需時日
“東盟經濟共同體機遇與挑戰”研討會舉行
人民網北京5月25日電 (李警銳)“東盟經濟共同體機遇與挑戰”研討會24日在北京召開。中國東盟秘書長楊秀萍在致辭中表示,縮小發展差距,是東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挑戰。中國與東盟的合作,也將隨著東盟共同體的建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2015年底,東盟共同體宣布正式建成,東盟向著單一市場的目標更近一步。楊秀萍指出,2016年是東盟共同體成立的元年,作為亞洲歷史上首個次區域共同體,東盟共同體的建立是地區一體化發展模式的創新,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同時,對東盟自身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有著深遠影響。它將合作的水平推向新的高度,使中國東盟合作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東盟共同體的三大支柱是政治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其中,經濟共同體是基石,建設難度相對較低,進展也最快。東盟經濟共同體計劃到2025年,將東南亞地區總的國內生產總值從現在2.5萬億美元的基礎上,提高7%,并新增1400萬個就業崗位。
楊秀萍說,東盟經濟共同體是東盟經濟一體化的新起點?s小發展差距,是東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挑戰。另外,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東盟應不斷推進經濟共同體的建設,成為有競爭力,發展平衡并與國際接軌的單一市場和生產基地。
“東盟共同體在2015年正式成立,東盟經濟共同體的成立并不意味著結束,而是一個里程碑的事件,未來還有許多事情要做!睎|盟秘書處一體化監督局高級講師艾哈邁德·扎法魯拉在主旨演講中指出。
東盟很多成員國國力有限,如何避免“碎片化”發展,在復雜的國際關系中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扎法魯拉表示,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產生了一系列具體貢獻。這一藍圖的時間點主要覆蓋的是2008年至2015年,在這一藍圖下,東盟制定了要實現的四個支柱性目標:
一是希望成為單一的市場和生產基地,要有一些具體的產出,包括貨物、服務、投資及技能勞動者的自由流動,還確定了優先一體化的部門。
二是實現區域經濟競爭力。要有一系列競爭機制和政策,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基礎設施開發、稅務及電子商務方面相關制度。這是提升競爭力的基礎性條件。
三是完成經濟的均衡發展。在追求經濟一體化的同時,希望各方面都從中受益,因此將重點關注中小型企業,這樣一體化進程才具有普惠效果。同時還制定了東盟一體化的倡議,將給予新的成員國一些特殊待遇,包括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
四是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為實現這個目標,要采取一致的處理對外關系的方式,東盟非常重視一以貫之的談判方式和策略。同時,還要促進東盟在全球供應鏈網絡上的參與程度。
中國和東盟的合作成為發展中國家間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良好合作范式。扎法魯拉指出,中國和東盟努力在各方面開展合作。2010年中國和東盟正式建立自由貿易區,2015年正式全面生效。希望推動實現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同時,在下一個東盟互聯互通發展規劃中,中國和東盟之間也將有更多合作機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