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選戰進入白熱化 投票日前仍存四大懸念
“到時候再說,我會保留懸念。”在回答主持人關于是否接受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問題時,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19日晚做上述表示。此話成為總統候選人3場電視辯論以來最矚目的頭條新聞。距大選投票日還有19天,大選將進入白熱化階段,雖然目前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民調領先,但選戰仍有“四大懸念”。
對于特朗普“懸念論”,美國主流媒體多數嚴辭炮轟。《紐約時報》發表題為《特朗普蔑視民主》的文章,認為他不僅侮辱美國選民的智慧,更侮辱了民主本身;《華盛頓郵報》認為特朗普的言論是對民主的“驚人否定”;《華爾街日報》認為,特朗普對大選結果的看法是其犯下的最大錯誤。
特朗普毫不讓步,20日宣告如果他贏得大選,將會承認選舉結果。美國多數媒體認為,其表態可能會破壞長久以來候選人“敗選服輸”的傳統,繼而影響選民對美國選舉制度的信心。
回顧三場候選人辯論,候選人的相互攻訐和人身攻擊成為最大“爆點”,嘴炮之爭蓋過對政策議題的嚴肅討論,這成為普遍共識。“最丑陋”、“最殘忍”、“無底線”辯論等標題不時見諸報端。特朗普直呼希拉里“卑鄙齷齪”,要讓她“進監獄”,希拉里指責特朗普是俄總統普京的“傀儡牽線木偶”,不時出現的“低俗”詞匯讓人感覺辯論偏向“下三路招數”。
從現場表現看,特朗普和希拉里可能是數十年來政策立場乃至情緒“最對立”的候選人,在第三場辯論甚至全程未握手。但是,對于各自競選面臨的核心問題和丑聞,他(她)們都予以回避,這是難得的“共同點”。
在“郵件門”、克林頓基金會獻金丑聞等問題上,希拉里時常“顧左右而言他”,大談俄羅斯欲左右美國選舉以及克林頓家族如何構建美好世界;在多起褻瀆女性丑聞面前,特朗普強調他最尊重女性,堅稱政敵在潑臟水,卻至今未拿出實質性證據。從回應民眾的核心關切來看,兩位候選人可謂雙輸。
此外,三場辯論還催生了另一位“輸家”——美國媒體,報道公信力受到質疑。多數主流媒體被指過度關注特朗普褻瀆女性丑聞,卻幾乎對希拉里面向華爾街的付費演講內容視而不見,急于為其“保駕護航”。最新民調顯示,57%的選民認為媒體對特朗普有偏見,其中90%的共和黨選民、60%的獨立選民認為媒體有偏見。
距大選投票日還有19天,大選進入“最后沖刺”。目前二人選情差距較明顯,多數民調顯示希拉里對陣特朗普有優勢,部分民調中優勢甚至超過10個百分點,大于最近幾屆大選中候選人支持率差距。
雖然希拉里領跑,但選戰仍存四大懸念待解。
第一,二人都面臨難以顯著擴大基本盤的問題。蓋洛普民調顯示,選民對兩位候選人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仍很低,與7月時的調查持平,這意味著大批意向不確定的選民可能不去投票。
第二,自希拉里初選對手桑德斯退選后,千禧一代年輕人的投票熱情顯著下降。本月有民調顯示,近1/4的年輕人寧愿看到彗星撞地球,也不愿希拉里或特朗普入主白宮。這部分群體投票率低迷將沖擊希拉里選情。
第三,雖然目前特朗普的負面問題多過希拉里,但不排除美國國內或維基解密再曝涉及郵件門、付費演講和克林頓基金會的重磅猛料,甚至再次創造“十月驚奇”,對大選造成顛覆性影響。
第四,與希拉里相比,特朗普面臨黨內分裂壓力。包括眾議長瑞安、參議員麥凱恩在內的共和黨精英已提前“拋棄”特朗普,轉而力保國會多數黨地位。如果特朗普再曝爭議言論或舉動,將不僅進一步“撕裂”共和黨,還將擴大希拉里的優勢。
雖然選戰還有不確定性,但從目前趨勢看,美國選后的“療愈”之路可能比較漫長。由于特朗普拒絕承諾尊重大選結果,外界普遍認為如果敗北,他可能會推動重新計票或用法律手段挑戰選舉結果,2000年大選期間時任得州州長小布什與副總統戈爾對簿法院的局面可能重演。此外,認為大選“已被操縱”的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會在各州鬧事,不排除會發生騷亂沖突,這會給美國社會團結和權力平穩過渡帶來挑戰。(記者 張蔚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