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轉型進展令人矚目(中國經濟·世界貢獻)
——訪IMF亞洲及太平洋部助理主任詹姆斯·丹尼爾
8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式發布2017年中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第四條款磋商”是IMF經濟學家每年對成員國經濟表現和宏觀政策的例行判斷與評估。IMF認為,中國經濟繼續轉向更可持續的增長路徑,改革在廣泛的領域取得進展,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為全球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國經濟的發展將繼續推動全球經濟增長。”今年中國項目報告負責人之一、IMF亞洲及太平洋部助理主任詹姆斯·丹尼爾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中國經濟增速與前幾年相比有所放緩,但中國經濟規模和互聯性在增加。這不僅反映了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所占比重的上升,也反映在許多其他方面,例如,其他國家對中國金融領域投資增長,中國在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投資更多,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全球金融機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內需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明顯。今年上半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3.4%。IMF稱贊中國政府在推動中國經濟向服務和消費轉型、實現經濟再平衡方面持續取得進展,并對國企績效改善表示歡迎,對中國政府加大關注降低金融穩定風險表示贊賞。對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詹姆斯·丹尼爾認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中國政府將繼續朝著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推進經濟再平衡,如果這種再平衡取得成功,世界經濟將整體受益。
IMF預計中國今年將保持在6.7%的強勁水平,這是IMF今年第三次上調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這得益于去年政策支持形成的增長勢頭、外部需求的加強以及國內改革的進展。丹尼爾認為,對2017年的增長預測反映了今年上半年的強勁增長和國際貿易的回暖,這也反映了就業、工資和私人消費的強勁增長。
IMF注意到近期中國的經濟活動繼續鞏固,認為這是中國政府加快推進必要改革、更多關注增長質量和可持續性的時機。IMF注意到,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2016年降至1.7%,預計今年降至1.4%。這也意味著中國經濟已日趨遠離出口驅動的舊模式。丹尼爾認為,“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也可以通過減少中國的貿易壁壘,尋求‘雙贏’解決貿易摩擦,來幫助全球經濟增長。”
對于中國如何在經濟再平衡過程中保持可持續發展,丹尼爾建議,中國經濟可以更加關注增長質量和可持續性,具體而言,可以增加社會支出,進一步促進消費,向私營部門開放更多領域,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系方面,丹尼爾認為,即使中期增長率有所降低,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支柱。事實上,長遠來看,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將增加。“一帶一路”倡議還可以促進貿易、投資和金融領域的跨國合作,改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
(本報華盛頓8月15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16日 0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