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組織的新春活動已走入140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春節 世界五百余城同歡樂(講好中國故事)
狗年彩燈矗立在新加坡牛車水街頭。 本報記者 張志文攝 |
“在這里觀看舞獅和疊羅漢,吃正宗的中國菜,還拿到了中國書法家寫的春聯,真是太開心了!”2月22日,正值大年初七,在泰國首都曼谷華力路唐人街舉行的泰國“歡樂春節”活動現場,曼谷市民素拉猜說。
2月16日大年初一,活動就已開幕。泰國公主詩琳通蒞臨現場,泰國總理巴育、中國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中國駐泰國大使呂健等兩國代表出席。詩琳通公主欣賞了中泰兩國文藝表演,品嘗了中國廚師精心制作的浙江美食,贊不絕口。“這顯示了泰國王室和政府對華人華僑的尊重,也體現中華文化在泰國的價值。中國和泰國親上加親,通過春節文化交流,促進雙邊關系的發展。”泰國泰中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玉蘭說。
尊重當地文化風俗,內容更貼近形式更多元
自2001年起,文化部便開始打造“春節品牌”活動,每年派遣文藝團組赴倫敦、巴黎、紐約、曼谷和悉尼等地參與當地春節慶祝活動。經過10余年發展,已成為目前我國對外文化交流覆蓋面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旗艦項目,2009年將這項以文化為載體的交流對話活動正式命名為“歡樂春節”。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歡樂春節”在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座城市舉辦了包括專場演出、廣場巡游、廟會、展覽、影視播放、美食互動等10多個門類的2000多項文化活動,海外受眾超過2.8億人次。
“歡樂春節”活動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情況,將中國風情與當地文化相結合,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樣式。在北美和歐洲地區突出“精”,重點舉辦好紐約“藝術中國匯”、加拿大冰雪龍舟節、華盛頓博物館家庭日、赫爾辛基廟會等品牌活動。在非洲、拉美、大洋洲地區突出“活”,重點辦好布宜諾斯艾利斯、開羅、盧薩卡廟會和奧克蘭元宵燈節等。在亞洲地區突出“深”,重點辦好泰國“歡樂春節”綜合活動、新加坡“春城洋溢華夏情”和日本“春節祭”等。
“如果要說今年‘歡樂春節’的特點,那就是與當地的融合越來越深入。”文化部相關負責人說。2018年,“歡樂春節”更多地與肯尼迪藝術中心、林肯藝術中心等知名海外機構合作,更多項目會走入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節、智利圣地亞哥一千藝術節等一批海外春節檔節慶活動和重要文化展會,從合作伙伴到展示平臺,更接地氣。在精品演出進劇場的同時,推動更多互動式年俗文化體驗活動進入公共文化場所、學校、社區,吸引更多當地民眾零距離、沉浸式、全方位感受和參與中華文化。
內容和形式上,越來越多的復合型、立體式“歡樂春節”項目將成為主流,比如紐約、西班牙、泰國等地的“歡樂春節”系列活動和南非“歡樂春節嘉年華”等。今年,越來越多的文化新業態走入“歡樂春節”,文創產品、IP授權和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智能裝備成為“歡樂春節”活動新焦點;從更廣領域看,經貿、旅游、體育等主題與“歡樂春節”文化活動深入融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冬奧主題將成為“歡樂春節”的又一新亮點。
重視在年輕一代間傳播,更加注重日常交流合作
在與我國文化相近的東南亞地區,“歡樂春節”活動的影響尤為明顯。泰國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汕提認為,泰國是除中國之外全球年味兒最濃的國家。“歡樂春節”活動第一年,中國文化部就向泰國派出高規格代表團和文藝團體,迄今已有17年。今年成為了有史以來活動項目最多、參與人數最多、輻射范圍最廣的一次。
在新加坡,“歡樂春節”融合了濃郁的南洋風情。2月3日至4日,兒童劇《丫丫趴——傳統節日大作戰》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上演。“這臺演出由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和中心合辦,不僅為國內民營文化企業走出去打氣助威,更為本地學員提供了難得的展示機會。”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馬紅英說。
馬紅英口中的本地學員,指的是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馬蘭花藝校的當地孩子,6名新加坡小演員在這出劇目中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實力。“很多學員家長都希望能夠加入中國文化傳播的隊伍中,更多地參與到類似文化活動的展演。”馬紅英說。
“與其他國家不同,在新加坡從來不缺春節文化活動”,馬紅英認為,最大化利用現有載體并整合與眾不同的資源,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傳播中國文化的工作,是在新加坡推廣“歡樂春節”活動的有效途徑。3年多來,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先后與廣西、重慶和安徽等省區合作,通過介紹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旅游資源,在春節期間博得新加坡民眾的眼球。
在曼谷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張波看來,中泰兩國的傳統友好及人文相通,是“歡樂春節”活動受到泰國民眾廣泛熱愛的重要原因。他希望通過舉辦“歡樂春節”活動,能夠展示中國文化傳承、發展、創新情況,體現合作共贏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喜愛中國文化的新一代本地青少年,為中泰友誼傳承培育新生力量。”
泰國藍康恒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尼米德·洪認為,這種交流促進了中泰一家親,甚至親上加親:“伴隨著中國和平崛起,中國文化在海外傳播需要加強民眾之間的互動,更加重視在年輕一代之間的傳播。我們希望更多中國漢語志愿者和老師來泰國,更多泰國學生到中國留學。”
在新加坡,“歡樂春節”更加適應了這座熱帶城市的氣候,文化部每年選派的優秀劇團,不僅在中國文化中心演出,還會在春節期間參與本地慶祝活動。“新加坡民眾非常認可,曾經有朋友對我說,如果沒有你們的平臺,我就看不到從中國來的好的節目。”新加坡“春城洋溢華夏情”暨“歡樂春節”籌委會主席林璒利說。
遵循市場規律,拓展春節文化產品的營銷渠道
一直以來,“歡樂春節”秉持“開門辦節”理念,積極吸納社會力量參與。2018年,“歡樂春節”將推動更多社會力量、文化企業走到前臺,更多項目也將市場化運作。
得益于良好的文化市場條件,新加坡“歡樂春節”的部分活動,已經開始嘗試性地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而火爆的票房也印證了新加坡民眾對于“歡樂春節”活動的高度認可。3月3日,曾參加《中國新歌聲》節目的新加坡本地藝人董姿彥,將應邀參演中國文化中心主辦的音樂會,票剛一開售當地觀眾便積極搶購。
通過與“歡樂春節”合作,林璒利舉辦的“春城洋溢華夏情”也走進新加坡最高藝術殿堂——濱海藝術中心,活動影響力得到不斷提升的同時,票房也很可觀。
“我們很榮幸合作舉辦‘歡樂春節’活動,正是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海外中華文化傳播才更有力量,希望能夠有更多華人華僑參與到中華文化傳播中來,我自己也會繼續堅持”,林璒利說。
文化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鼓勵文化活動與大商場結合、鼓勵開發并通過授權等形式營銷春節主題的各類文創產品、搭建文化產品國際展銷平臺以及“歡樂春節”跨境電商平臺等商業化操作手段是今后“歡樂春節”重點發展的方向。“只有遵循當地市場運作規律,拓展春節主題文化產品的營銷渠道和市場覆蓋范圍,加強‘歡樂春節’內容創意和國際營銷,才能使當地民眾和更多社會力量在活動中實現共贏共享。”相關負責人說。
泰國瑪希隆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他維瓦·潘塔瑞維瓦認為,東南亞華人普遍保持著較好的春節習俗,雖然第三代和第四代華人已經有些淡忘,但通過“歡樂春節”,能夠激起他們內心深處的文化認同,傳承和保護東南亞的華人傳統:“中國研究已經成為一門顯學,‘歡樂春節’就是我們了解和研究中國的一扇窗口”。(記者 張志文 任姍姍,鹿夢琪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23日 1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