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春”藝術團走進泰馬菲
“90后”觸動僑胞柔軟的心(僑界關注)
圖為中國歌劇舞劇院演員在2018“文化中國·四海同春”馬來西亞吉隆坡站慰僑演出后合影。王 聰攝 |
臺上,燈光亮起,十幾名身穿收腰廣袖舞裙、頭戴金鈿紅花的女子一字排開,款款而舞。臺下,掌聲雷動,鎂光燈頻頻閃動。這支曾讓美國總統特朗普來華訪問時連聲稱贊的中國古典舞《貴妃醉酒》,近日跟隨國務院僑辦組派的2018“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藝術團來到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讓華僑華人和當地民眾一飽眼福。
表演者來自中國歌劇舞劇院,大多是“90后”。除她們外,在這次慰僑巡演的舞臺上,聲樂、器樂等不少節目中都能看到“90后”的身影。這些年輕面孔,正在成為海外僑胞熟悉而喜愛的“老朋友”。
在臺上傳遞祖國溫暖
“你們是剛剛跳雙人舞《黃河》的演員吧,特別棒!”不久前,在“四海同春”泰國清邁站的慰僑演出后,一位僑胞專門找到孫富博和高雯倩,為他們豎起大拇指。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春節期間赴海外演出了,每次臺下的華僑華人都會給我們特別熱情的掌聲,令人感動。”孫富博說。他和搭檔高雯倩都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的青年舞蹈演員。
在這次慰僑演出的舞臺上,像這樣青春洋溢而又為海外僑胞熟悉的面孔還有不少。
中國歌劇舞劇院參與此次巡演的負責人之一張德闖向記者介紹,該院已連續5年參加“四海同春”藝術團,今年共準備了舞蹈、聲樂、器樂等7個節目。在參與演出的24名演員中,絕大部分是“90后”,最小的22歲。
青年歌唱演員劉桐就是其中之一。過去幾年,她跟隨國務院僑辦慰僑演出團,多次赴美國、菲律賓、新西蘭等國,為當地僑胞送去歌聲與祝福。
一次演出尾聲,全場剛合唱完《五星紅旗》,一位耄耋老人就蹣跚著走上舞臺,為演員獻花。“在海外,很久沒有聽到這首歌曲,熟悉的旋律讓我想起祖國,想起自己的年輕時光。”老人淚流滿面,那一幕深深印在劉桐心中。
舞蹈演員侯猛有著相似的感受。這位山東小伙坦言,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華僑華人群體。“每次在海外演出,謝幕時,僑胞朋友總會起立,為我們鼓掌很久。這樣的演出機會非常難得,我很珍惜。”
春節期間,遠離家人,奔波萬里,難免思鄉而疲憊。然而,這些年輕人卻有不同的想法。“對我來說,到海外慰僑演出,更像是回家,與家人團聚。”剛剛20出頭的高雯倩說這些時,神情格外認真。
舞臺后是年輕的匠心
熱情洋溢的開場舞《張燈結彩》、輕盈靈動的群舞《水之靈》、動情悅耳的女聲獨唱《蘆花》、悠揚婉轉的笛子獨奏《牧民新歌》……“四海同春”的每一站演出,“90后”們獻上的精彩演出都會贏得僑胞經久不息的掌聲。在這背后,是他們不為人知的付出。
馬來西亞吉隆坡站演出當天,恰好是青年器樂演奏演員孫楚泊的生日。那晚照常演出,一曲富有蒙古族特色的笛子獨奏后,她又為觀眾帶來一曲充滿異域風情的排簫獨奏《山鷹》,簫聲空靈清亮。
巡演這些日子,無論行程多么緊張,這個愛拍照、愛美食的年輕女孩一定會抽出時間練習吹簫,甚至為此磨破了嘴唇。孫楚泊說,她希望帶給僑胞最佳的聽覺效果。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即便形容年輕人,這話也并不為過。
得知要在此次巡演中表演雙人舞《黃河》,孫富博和高雯倩把這支跳了多年的舞蹈從頭到尾重新打磨了一遍,每一個動作都不放過。“舞蹈表現的是自強不息、宏偉壯闊的黃河精神,我們不僅要體現美,更要向僑胞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情懷。”高雯倩說,為此他們前后重新排練近兩個月。
在幕后,同樣有“90后”的匠心。
中國歌劇舞劇院燈光師周策負責這次巡演的燈光效果。雖然第一次隨團赴海外演出,但這個工作不到三年的年輕人顯露出超乎年齡的從容。“兩個多月前,我就和當地劇場的技術人員對接了燈位圖、燈光器材等事宜。”每到一站,他都第一時間趕到劇場,進行現場確認。
臺前幕后,精心準備,精彩演繹。這群“90后”慰藉海外親人的用心用情以及傳揚中國文化的專注執著,讓海外僑胞深深感動。
講中國故事的生力軍
巡演每一站的尾聲,舞蹈演員們都會穿上傣族、藏族、蒙古族等7個少數民族的服飾,在充滿律動的音樂中輪番上前展現民族特色舞蹈,不斷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最初這是一支展現印度、土耳其等各國風情的舞蹈。為了這次慰僑演出,我們專門將其改為中國多民族舞蹈的匯演,希望以此向海外僑胞展現中國少數民族的藝術和發展,傳達56個民族一家親的心聲。”舞蹈領隊王聰說。
在孫富博看來,作為慰僑隊伍中的新一代年輕力量,“90后”可以憑借特有的活力與創意,為傳統文化賦予新生命,向海外僑胞傳遞正能量。“我相信,已有的傳統文化與當下的時代特征融合,這是我們可以帶給華僑華人的最好的中國藝術。”
而在用藝術溫暖海外僑胞的同時,“90后”也逐漸成為傳播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新生力量。每年,不少年輕演員都會跟隨中國歌劇舞劇院的經典舞劇《孔子》、《昭君出塞》、《趙氏孤兒》等赴海外演出。
“去年11月,《昭君出塞》在墨西哥上演,我們用舞蹈講述王昭君促進民族和睦的故事,許多外國觀眾看完都激動地熱淚盈眶,遲遲不愿退場。那一刻,我真正感覺到講好中國故事,我們年輕人同樣可以做很多。”王聰說。
在海外舞臺,這群“90后”是凝聚僑心、傳揚文化的新鮮面孔,有著新鮮的生命力,他們更將是長期面孔,持久傳達中華文化的生命力。(記者 嚴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