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 2018》——
各國建立主權養老基金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近期,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 2018》。報告分析了“主權養老基金國際比較與戰略定位”。報告認為,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很多國家面臨的社會問題,其影響極其廣泛和深遠,不僅對未來各國經濟可持續增長帶來巨大挑戰,而且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國際背景下,也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因此,各國都非常重視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和社會帶來的各種影響,主動采取各種措施來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在眾多措施中,其中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建立主權養老基金,并不斷拓展投資領域。尤其是進入 20 世紀,一些發達國家的主權養老基金開始進入資本市場,進行市場化投資,并取得較好的投資回報,減緩了人口老齡化的不利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未來老年人退休權益支付能力的可持續性。建立主權養老基金并進行市場化投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基本共識。
國外的“非繳費型”主權養老基金由 5 個國家的分報告構成。基于銅業在世界礦業資源中的獨特優勢和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2006 年智利創建了“養老儲備基金”,旨在應對改革轉型成本,為支付未來社會增加的養老金債務提供儲備,與“經濟和社會穩定基金”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治理結構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透明度非常高,超過了所有新興經濟體,僅次于少數幾個發達國家。隨著挪威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深和石油預期收入的降低,挪威政府將挪威石油基金納入政府退休基金體系,并于 2006 年正式更名為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在投資策略上旨在取得高于全球經濟增長率的收益,以保護主權財富基金的國際購買力,因此基金被投資于各大市場、國家和幣種,跟進國際經濟增長。澳大利亞“未來基金”建立于 2006 年,資金來源主要包括澳大利亞政府每年的財政撥款和國有企業的非私有化股份,投資范圍大,資產種類多元化,尤其是大量的非直接上市交易資產,很好地適應了過去 10 年的全球資本市場所面臨的“資產荒”。法國“養老儲備基金”前身是“法國老年互濟基金”內部的一個分支部門,于 2001 年開始作為獨立實體運行,用于彌補未來 20 年的基本養老金的支付缺口,因此計劃于 2040 年消亡,在投資策略上偏愛開放式高風險投資組合。俄羅斯“國家福利基金”成立于 2008 年,是由原“穩定基金”拆分而成,其構成來源于石油天然氣部門的所謂“超額”收入,主要功能是確保養老體系的長期穩定,但在實踐中,“國家福利基金”的一個顯著特色是除了補充養老金這一基本職能外,同時也承擔了危機形勢下補充財政短缺的其他職能,因此 2018 年俄羅斯將延續原“穩定基金”職能的“儲備基金”并入到“國家福利基金”中,后者成為了俄羅斯唯一的主權財富基金。
“繳費型”主權養老基金,介紹了 16 個國家的主權養老基金的運作情況。加拿大養老金投資公司成立于 1997 年,其治理結構采取標準的大型養老基金投資者的治理結構,其基本宗旨為“與政府保持距離”,旨在實行投資的自我管理,不受政治的干預,20年的優秀業績引起全球業界的廣泛關注,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秀的養老金大型機構投資者之一,甚至被稱之為“楓葉模式”。美國“聯邦老、遺、殘保險信托基金”自 1940 年運轉以來,其資產全部持有持有國庫券,從未進行過市場化和多元化的投資,這是美國主權養老基金的最大特點,也是其長期堅守的根本理念。英國“國家保險基金”既要用于當期待遇的支付,還要做好高失業率、流行病爆發等突發情況的應對,因此基金資產既需要高度的流動性,也需要高度的安全性,這就決定了“國家保險基金”的投資工具相對簡單。德國做為現代社會保險鼻祖,二戰后被很多發展中國家所贊賞和效仿,但在人口老齡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壓力下,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卻不得不多次被迫進行改革,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建立主權養老基金的必要性。
瑞典國民養老基金從 1960 年建立以來,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由幾個相對獨立的子基金來分別進行投資,通過引入競爭來規避治理上的難題和提高投資管理績效。丹麥 ATP 養老基金由 ATP 集團運營,而該集團下設十三家分公司,幾乎每家公司都有專屬且單一的投資領域,成為該基金專業化投資的最大特點。愛爾蘭社會保險基金除按要求將部分資金存在中央銀行之外,剩余資金由財政部授權國債管理局對投資賬戶資金進行投資,資金主要投資于財政部短期票據、銀行存款和歐元區政府債券,相對比較保守。芬蘭國家養老金采取分散化管理,不同的養老金提供者之間存在競爭的關系,在每個季度開始的第一天,參保人可以將其收入關聯型養老金轉移到另外一個養老金的提供者,充分的競爭也促使養老金提供者做出了漂亮的投資業績。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波蘭人口儲備基金的投資限制最為嚴格,一直沒有投資國外證券的自由,只允許投資國內資產。
日本“年金積立金”在 2001 之前主要投資產業和基礎設施,因此產生大量呆壞賬,這是值得我們警惕和深思的。韓國“國民年金基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確定國民年金基金未來的發展戰略,通過基金的長期運作保持年金財政的平衡性。泰國雖然被稱為福利國家的“遲到者”,但是近年來泰國無論是在社會保障計劃的綜合管理還是基金的投資運作方面都呈現出明顯的后來居上之勢,需要引起我們關注。菲律賓社會保障基金雖然取得了較高的投資收益率,但仍然沒有解決政府干預和治理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約旦社保資金堅持大類資產配置,從資產占比情況看,債券組合、股權投資和貨幣市場工具組合是社;鹋渲米疃嗟娜齻部分,三者合計規模占比超過 8 成。沙特養老基金投資的成功之處在于投資組合的多樣性,但由于資金管理透明度不高又缺少集中性投資,所以資金回報也有限。南非政府雇員養老基金基本上沒有海外投資,因此避免了國際資本市場震蕩而遭受損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