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國際論壇)
中國加快制造業、農業等產業升級,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等,可以繼續釋放較大增長潛能,助力中國經濟穩定增長
一段時間以來,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刻意放大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一些挑戰,無視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態勢,無視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其論調明顯違背事實、不符合邏輯。
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各國都要在化解風險挑戰中減少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2023年,中國經濟運行呈現前低、中高、后穩態勢,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增速比2022年加快2.2個百分點,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從國際橫向比較看,中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引擎,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等外部環境不利影響持續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成績來之不易,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潛力。
分析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增長潛能問題非常關鍵。發達經濟體大多處在低速增長期,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折舊性、維持性增長,新增長潛能普遍不足。中國加快制造業、農業等產業升級,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等,可以繼續釋放較大增長潛能,助力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中國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為5%左右,充分考慮了經濟增長潛能和支撐條件。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持續鞏固增強。今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積蓄,市場發展預期穩中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包括電腦、汽車、船舶在內的機電產品共計出口3.39萬億元,同比增長6.8%。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0.8%,其中高技術制造業PMI升至5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延續去年以來的良好態勢。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0萬億元,進出口增速創6個季度以來新高。中國經濟運行的最新信號,既體現一些周期性因素的轉變,也反映了經濟結構的積極調整。
中國宏觀政策空間仍然較足,物價水平較低,中央政府債務水平不高,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有較大空間。從長遠看,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改革開放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中國經濟定能匯聚發展新優勢、增強發展新動能。國際機構普遍看好中國發展前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認為,通過實施一攬子改革計劃,帶來的額外經濟增長能夠使中國實體經濟在未來15年擴大20%——按照目前的標準,這相當于給中國經濟新增了3.5萬億美元。亞洲開發銀行行長淺川雅嗣表示,去年,中國經濟增長占到亞太地區增長的一半以上。今年,在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支持下,中國經濟將穩步增長。
綜合起來看,中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將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中國經濟長期保持健康穩定增長,將為加強國際經濟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不斷注入動力。
。ㄗ髡叻謩e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3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