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爾去世了,甚至超過50%的人會為此歡呼……對英國來說,她執政期間是一段暗淡的日子,即便去世,也不能掩飾她犯下的錯誤。——BBC著名記者詹寧斯
我帶著一個目的來到這個辦公室:令英國社會從依賴走向自力更生;建立一個奮起直發的英國,而不是消極怠工的英國。——撒切爾講述自己的政治哲學
“在11年半的美好時光后,我終將離開唐寧街。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相比上任的時候,今天的英國已經變得更好。”
1990年11月22日,上午9點,撒切爾滿含熱淚用這樣的話語結束了自己11年的首相生涯,不同于11年前當選時的躊躇滿志,此時的她滿臉落寞茫然, “撒切爾是不會轉彎的”,此時,她不知道為什么因改革走上巔峰的自己卻被改革所葬送。
在撒切爾離開唐寧街后20多年的歲月里,一方面是她的政治遺產撒切爾主義仍在影響著英國政治,另一方面則是,她曾經最反對的國有化、增稅和凱恩斯主義再度成為主流,而她本人也被看做是當今英國經濟病的始作俑者,遭到數不清的仇恨與攻擊,究竟撒切爾和她的主義錯了嗎?
【背景】
接手一個空洞的英國
即使撒切爾的批評者也不得不承認,撒切爾上臺伊始,接手的英國遠比現在問題更多。
撒切爾在自傳中寫道,1979年勝選后片刻,她便開始思索如何改變英國,“在過去100年的嚴重打擊后,英國已是一個內部資源逐步空洞化的國家,我們的工業至尊地位已面臨美國、德國的競爭,而漸漸動搖,這種動搖難以避免”。
除了來自外部的挑戰,內部機制低效率運轉是另一個頑疾。上世紀70年代,英國的主流理念是大政府、高福利、高稅收,經濟部門國有化,工會成為重要政治力量。這樣的運轉機制造成英國政府巨額赤字,GDP降到西方國家最低水平,國有公司不營利,工會時常罷工,并導致政府下臺。
在撒切爾眼中,相比低迷的經濟,真正為禍的是英國沒有應對之策,無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滿懷壯志的她要剔除那些“爬不動的螃蟹”,面對這樣的挑戰,撒切爾感到振奮,她終于能夠親自處理這些“燙手山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