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你們不再孤單”中國援塞醫學專家組為孤兒送關愛
2017年12月30日一大早,大西洋彼岸的非洲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市敦柴郡殘疾人之家,20多名殘疾孤兒和這里的工作人員都在期盼著他們的客人,那就是來自中國的第二批援塞拉利昂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醫生們。
23歲的小伙子塔布翹首張望著,顯得有些焦急和興奮,他從小就失去了親人,由于腦癱不能行走和干重活,但是,悲慘的命運并沒有擊垮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通過個人努力學習了電腦知識,利用打字排版為孤兒院賺取些收入。
在柴郡殘疾人之家,像塔布這樣的殘疾孤兒,還有20多人,最大的有25歲,最小的有5歲,他們中有失去雙親的,有被家人拋棄的,有患小兒麻痹的,有耳聾的,有智障的,還有失去四肢的。但是,他們身殘志堅,大都通過在孤兒院里學到的手藝和知識,做一些當地服飾、木制手工藝品,出售一些涼鞋,來賺取收入用于自己生活、學習和孤兒院的維持。
正在塞拉利昂執行援助任務的中國第二批援塞拉利昂軍事醫學專家組得知情況后,引起了全體成員的強烈同情和憐憫。“這些孩子們不但身殘,而且還是孤兒,命運對他們實在太殘酷了。今后我們要多抽點時間去看他們,讓這些孩子們不再孤單!”專家組組長郭學軍提議道。
專家組全體成員一拍即合。專家組黨支部書記黃磊感慨地說:“中塞兩國雖然遠隔萬水千山,但是友誼卻源遠流長,我們來援助就有義務幫助他們擺脫疾病和貧困,就要一起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非洲人民的美好未來。”
這是一次美麗的約會,在喜迎2018年新年的時刻,為了讓孩子們過上一個快樂的新年。中國第二批援塞拉利昂軍事醫學專家組為孩子們精心設計、認真準備了一場內容豐富、健康快樂的公益活動和聯歡活動。
12月30日一大早,中國專家們就從駐地出發了。經過一個多小時車程,他們來到柴郡殘疾人之家,這是塞拉利昂的一家公立殘疾孤兒院,成立于1962年,院內房屋、桌椅略顯破舊,設施也很簡陋,電腦、縫紉機、織布機算是這里最貴重的教學裝備了,孤兒院的條件環境讓中國專家很感觸。
院長敦布亞卻是一位非常令人尊敬的人,他雖然是一位小兒麻痹患者,從小靠雙手爬行,后來被孤兒院收留,他通過個人努力考上了大學,還在英國留學期間獲得了博士學位,畢業后又回到了孤兒院,幫助像他這樣的殘疾孤兒努力成長成才實現夢想。
一下車,中國專家們看到可愛的孩子們,他們顧不上路途顛簸和勞累,像打了雞血似的,先是選擇好了體檢場地,接著在教室外很快支起了三張桌椅,擺好內科、采血和現場檢測等標識,準備好藥品、棉簽和醫療設備。“給20多名殘疾孤兒和工作人員進行健康體檢,是中國專家組的一項主要任務。”
柴郡殘疾人之家院長敦布亞博士感動地說:“感謝中國政府派出這樣一支優秀的隊伍,你們在塞拉利昂先后參加了特大泥石流災后救援、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到訪的醫療工作、在塞軍第34醫院開設傳染病門診,你們在這里做出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你們做事的態度和熱情讓我們感動,我代表塞拉利昂人民和柴郡殘疾人之家的孩子們感謝你們……”
不一會兒,這里的孩子們和工作人員自覺排起了隊伍,一一等待健康查體。黃磊醫生或拿著聽診器聽診,或詢問身體情況,護士長吳丹先是測量體溫、血壓,接著采血,楊光醫生則現場檢測瘧疾、尿常規,化驗了肝功、腎功等生化項目,填寫體檢表,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場的中國專家還給這里的工作人員和孩子們講起了當地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知識,捐贈了抗瘧藥等10種40多盒藥品,耐心地講解指導合理用藥,親自示范正確的洗手方法,鼓勵大家保持個人衛生和環境整潔。
“孩子們的健康來不得半點馬虎。”為了確保殘疾孤兒有一個清潔的生活和衛生環境,賈紅軍醫生還背起消毒裝備,對教室及周邊環境進行了消毒,孫偉洋、李樂天兩位醫生還對飲用水進行了檢測,直至檢測結果達標大家才放心。
“陪20多名殘疾孤兒過一個快樂的新年,是中國專家組全體成員的一個心愿。”雖然國籍不同,語言不同,但是大愛無國界,在聯歡活動上,洋溢在大家臉上的笑容是相同的,快樂也是相同的。
一向陽光的楊光醫生愉快地給孩子們教唱起了歌曲《新年好》。“Happy new year,Happy new year,Happy new year to you all,we are singing,we are dancing……”你方唱罷,我登場。不一會兒,中國軍醫們又和孩子們玩起了“擊鼓傳花”“你來比劃我來猜”“123看這邊”等游戲,大家手拉手,心連心,又是唱歌,又是跳舞,這里儼然變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讓孤兒們感到愜意是,就是和中國醫生們一起吃飯,他們擺齊了面包、飲料,還包起了餃子。專家們有的和面,有的搟皮,有的捏餃子,有的還手把手教這些孤兒們包餃子。不一會兒,就包好了三四百餃子,這讓在場的孩子們無不驚嘆這些“美食”和“杰作”。讓吳丹護士長沒有想到的是,非洲孩子們竟然也這么愛吃中國餃子。
這是家的溫暖,這是愛的港灣。聽說小女孩巴斯馬薩就要過生日了,中國專家們還為她訂制了一個甜蜜的生日蛋糕,并為她送上了最真摯的祝福。當蠟燭點亮,大家一起唱響生日快樂歌時,巴斯馬薩坐在輪椅上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她說:“凡是能到孤兒院來看我們的,都是我們的親人。在塞拉利昂的中國人,經常來看我們,還給我們帶好多禮物,陪我過生日,是我們最親最親的親人了!”
這些年,塞拉利昂人民一直把中國人當成最親密的朋友,中國援建的中塞友誼大廈、中塞友好醫院、中塞友誼公路等,印證著兩國人民結下了深厚友誼。當2014年、2015年塞拉利昂暴發埃博拉疫情時,中國又派出醫療隊與塞拉利昂一道抗擊疫情,患難之時見真情。
在很多塞拉利昂人心中,中國就是“親人”“英雄”和“冠軍”的形象。為了讓柴郡殘疾人之家的非洲孩子們更好地了解中國、認識中國,中國專家們還教他們學習中文,講中國的萬里長城、北京天安門,還有中塞聯手抗擊埃博拉的故事。中國專家們還給孩子們帶來了《走近動物》等中英文版圖書20多冊,書中的義舉、文明、愛情故事讓孩子們愛不釋手。
相聚是短暫的,但暖暖的深情,濃濃的大愛,真摯的祝福,讓大家更加期待下一次約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